千年傳統,全新感受-繡花鞋設計師徐宗源、陳瑋

撰文/黃聖豪  攝影/陳培峯

20180312-繡花鞋_180409_0001.jpg

繡花鞋是中國傳承千年的絕頂技藝,鞋上設計與圖案往往有著每個朝代的專屬象徵。而隨著科技發達與時代變遷,使繡花鞋與現代人開始脫節,年輕一輩的第一印象,便是那些祖母輩在婚宴喜慶時穿的。當審美觀日漸改變,這種刻板印象就越趨深刻,讓這項文化遺產套上一層朦朧的美感。

一個看似普通的招牌,一間小小的繡花鞋店面,「小花園」卻已屹立八十餘年光陰,見證了無數繁華興衰與更迭。從1936年最初,第一代製鞋師傅陳初學成立「小花園繡花鞋莊」開始,家族便致力於繡花鞋發展,1949年飄洋過海來台後,便在西門町開了分店。時至今日,由徐宗源與陳瑋夫妻兩人同心,從父親陳弘宜手中接下了「小花園」的第四代招牌。

20180312-繡花鞋_180409_0031.jpg

▲一字排開的繡花鞋,每雙都需消耗大量時間與精力去完成。

 

在薪火相傳的努力下,「小花園」手工繡花鞋逐漸聲名遠播,甚至在白先勇鉅作《台北人-永遠的尹雪艷》一文中,成為女主角尹雪艷常逛的愛店,顯見其早年在台北的知名度!不僅於近年的日本旅遊雜誌中,被列為旅台必逛店家之一,「小花園」更因復古風流行,讓繡花鞋產業一度有復甦的跡象。但流行總是一時,徐宗源夫妻倆決心進行改革,以「繡花歸繡花、做鞋歸做鞋」的方式,細化繡花鞋製作流程,由徐宗源負責製鞋,陳瑋負責繡花,分工合作讓逐漸失傳的技藝重新綻放光芒。

20180312-繡花鞋_180409_0022.jpg

▲除了美觀,在布料與鞋底方面也要求盡善盡美,希望將最好的品質呈現給客人。

 

陳瑋從小就在繡花鞋堆中成長,耳濡目染之下,跟隨父親陳弘宜與店裡的師傅學習刺繡技藝。歷經數年磨練和長久練習,以時間換取經驗,終於將針法細膩的蘇繡學了個透徹,即便現代電繡早已取代手繡與車繡,但陳瑋仍不斷磨練精進,「手繡的細膩質感,唯有人工能做到,是機器無法比擬的!」

傳統的手工繡花鞋,是由師傅傳授自身經驗給徒弟,包括線要怎樣縫、間距如何抓等,大多是憑感官直覺的。不過徐宗源百般思考後認為,這些製程應能更精準數據化,因此身兼多職的他選擇在百忙中抽空,專程跑到台中鞋技中心學做鞋、設計與技術整合,於台北台中兩地來回奔走長達半年,雖然很累,但也讓徐宗源有了全新思路和創新概念。

20180312-繡花鞋_180409_0032.jpg

▲將刺繡與現代鞋結合,看起來是不是復古而又不失時尚呢?

 

「剛開始接下事業時,我們花費多年積蓄去做許多試驗,起初得到的成果雖不盡理想,讓倉庫多了不少失敗品,但始終不放棄。最後終於證明,努力是會有回報的!」在經歷過無數挫折後,夫妻倆在這幾年間,開發出以繡花鞋工法製作的高跟鞋、樂福鞋、牛津鞋等多樣鞋款,並著手製作旗袍、錢包、手帕、眼鏡盒等百變產品,希望以更繽紛的姿態拓展繡花領域。如今「小花園」在鶼鰈情深共甘苦下,陸續在宜蘭傳藝中心與大稻埕開展分店,與商業總會四處參展,甚至榮獲「創新老店獎」的榮譽。

20180312-繡花鞋_180409_0006.jpg

20180312-繡花鞋_180409_0033.jpg

▲以刺繡開發出的零錢包與手帕等物,散發古色古香之感。

 

除研發琳瑯滿目的精緻款式,夫妻倆在質量上也嚴格把關,無論布料與鞋底的選擇都絲毫不馬虎。「我們以最上等的織錦緞做為主要布料,並會在鞋的內襯加貼上一層布,以免在製作過程被扯破,且讓客人穿上去能感覺舒適。」講求耐用性,他們笑著說,希望每位喜歡繡花鞋的人,收到的都是最好的。

談及未來,徐宗源與陳瑋目前正積極與國外進行接洽,期許讓這項即將失傳的手工藝接軌國際,讓更多人看見並延續繡花鞋的美麗。小花園賢伉儷的努力付出,讓人不禁憶起「改變的確很難,但結果值得冒險」這句話,事實證明他們成功讓繡花鞋擁有了嶄新面貌,以「千年傳統,全新感受」的姿態,在世人面前重現最經典的花樣年華。

 

 

 

亮點伍肆參

手工繡花鞋 小花園

20180312-繡花鞋_180409_0027.jpg

· 粉絲專頁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pei.shoes/

· 官網http://taipei-shoes.com/

arrow
arrow

    小人物伍肆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