銘刻故事的正義狂傑─刺青師張彼勒
撰文/楊月霞 攝影/陳培峯
|
一般人看見遍體龍鳳的刺青者,往往避之唯恐不及,曾拍過街頭實境影片、被路人接連閃躲的張彼勒,更深知其中冷暖。然而世俗刻板標籤,未曾困住彼勒善良的內在本質,無論是打造Corpse Blood Tattoo屍血紋刺青工作室,和幾位夥伴創立TEPW臺灣極限職業摔角,亦或深入貧瘠偏鄉贈送學童文具,彼勒總拼盡全力顛覆傳統框架,貫徹內心純然的正義價值。
身為已故藝人的外甥,明星光環從未讓彼勒迷失,反更加愛惜羽翼,擇善固執。自幼稚園即開始動筆畫圖,他天賦異稟、無師自通,擁有超齡水準,在爺爺鼓勵下大量創作。直至國中,彼勒被刺青藝術的神秘瑰麗吸引,便融會本身繪畫底子,步上刺青師這條終身志業,開始銘刻眾生百態的個人傳記。
|
「刺青者身上的每處圖騰,都是人生過程,無論獲得或逝去,皆可在肌膚與靈魂的牽絆裡就此永生。苦與痛雖為必經,卻也是珍貴試驗,熬過便能看到完整的美麗藍圖。」彼勒說,看一個人身上的刺青,就能見其人格高度,好的圖紋讓人更有質感;反之,則再美的人都降了格調。因此他為胸膛刺上寶貝愛妻,也設計了自己的專屬戒律圖,時時警惕切勿迷失於毒品與賭博,充滿勒式創意。
|
彼勒堅持「一人一圖」為客人設計專屬刺青,每個圖紋都內藏密碼,唯有自身故事能解讀。看似簡單的人像、貓狗,實則是客人的血親與寵物,不僅表情及身體特徵都忠於原貌,更完滿不少生死無常的憾恨。「曾有年事已高的長輩,找我刺上逝去的老伴,期間過程想必比年輕人更痛,但她臉上卻盡是滿足笑容…因為活靈活現的圖騰,讓她能隨處看見最愛的人影,令我非常感動。」也因刺青是能帶進墳墓的終生禮物,彼勒總會與客人再三確認,並為他們設計相得益彰的精細圖紋。
當他的刺青品牌在臺灣與上海茁壯時,彼勒毅然開展兩大目標,化個人力量為正向動力。其一是支撐「TEPW臺灣極限職業摔角」,與現任團長漢森博億等一眾好友,租借海天道館舉辦摔角比賽,為在地摔角運動進行改革復興;其二是購買大量文具及衣食,和摔角好友們前往偏鄉深山,帶給困苦孩童們盡情使用,無私付出至今仍是傳奇佳話。
|
無論是刺青或極限職業摔角,彼勒有感而發表示,現在太多年輕人單純覺得酷、帥,就想接觸加入,但可惜大多僅有三分鐘熱度,熬不過種種艱苦培訓。且他雖免費收徒,卻極有原則,必定遵循古禮以示慎重;若過度重視輸贏、沒有直面挑戰的勇氣,也不是他認可的新手摔角門檻。
雖曾想過為Corpse Blood Tattoo工作室搬新家,但「這裡太多客人的秘密和回憶,我終究捨不得。與每位客人的相遇都讓我珍惜萬分,對我而言他們是家人、好友,更是我所義不容辭。」望著滿牆的作品手稿和溫馨合照,彼勒忙著擦拭酒精消毒,一邊拿起刺青針頭作畫,一面安撫緊張怕痛的客人。未來還有多少故事,尚待彼勒描畫訴說?令人拭目以待。
|
亮點伍肆參
讀者專屬好康
|